星期日, 11月 18, 2007

淺談「共同住宅」的住居形態/吳美華

小鳴按:這學期修嶺大MCS CUS 503: Pedagogy and Cultural Studies,與另外兩個同學做有關公共房屋的present,我負責搜集外地公共房屋的資料。一輪網上瀏覽後,眼界大開,不但看到法國有型有款的公屋法國馬賽公寓的照片,還有機會讀到外地有關公共房屋發展的文章

自天水圍倫常慘案發生後,有不少社會賢達大聲疾呼,呼籲當地居民發揮鄰里精神,守望相助。在我看來,居住環境如舊,社區設施不變,真的難以想像死亡所引發的情感能廷續多久。在外地,原來已有不少人因應過去居住模式所引發的疏離問題而發展出「共同住宅」(co-housing)的觀念,且身體力行,建立了另類小社區。下文便是介紹這種住房發展的文章。


淺談「共同住宅」的住居形態


一、前言:
 
我們的社會正面臨高齡化的問題,忙碌的現代人,缺乏人與人的互動,擠在水泥牢籠裡,有著對鄰居特強的防禦力,一個心靈無法抽換的方盒子裡,居住、生活品質也變差了。如果能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放心的居住空間環境是什麼?沒有都市交通廢氣與繁雜的喧囂,有著良好的里鄰互動,讓人與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共同住宅(collective-housing)所提出的美好構想可以符合人們對於生活的渴望,畢竟人類是無法離群索居的。


二、何謂共同住宅
 
依據日本東京世田谷社區組織的說法,所謂的共同住宅(collective housing)是指「以個人或是家族的自由及隱私為前提的同時,把日常生活的部分及生活空間共同化、共用化,透過住民的民主合意成立的集住體(集合居住主體)」。(Tokyo sedagaya日本石東直子)《註1》而「Collective」有「集合的、集團的、共同的」之義。字面上稱為「合住」,也就是一棟公共住宅裡或一個社區中,除了部分私人空間外,其餘如廚房、衛浴間,甚至電話、冰箱、聲光設備,一概共用,當然公用的客廳及社區內的中庭或戶外空間,往往成了社交的空間。在Co-housing的房子裡沒有「房東」,居民們需一起參與co-housing裡的所有事情,並訂立共同使用規則,例如:清潔工作開會排班、保姆、伙房的輪值等,彼此守望相助,也拉近了人與人間的距離,與目前的集合住宅、公寓裡人們彼此形同陌生人的關係要好了許多,且因為共用很多居家設備,節省了個人消耗和環境的能源。

三、共同住宅(co-housing)的特性
 
“Co-housing”主旨是一種人與人、與自然最合諧的共存方式,這一類的社區形態主要有三大特徵:

1. 重視生態考量(Ecological)
Co-housing裡的人合資買地,開墾家園、建築屋舍,甚至親手製造家具,種植有機蔬果,且利用各種即能設備,以不傷害大自然環境為首要原則,例如:利用太陽能及風力發電、以蔬菜油替代柴油作為燃料、徹底而積極的堆肥機制(沼氣回收)、集雨設計、中水設計、環境綠化保水等,這樣的「有形」設計與目前談得沸沸揚揚「綠建築」、「永續建築」似乎有許多相似之處。生態考量上強調節能、中水、防災、綠建築、原生植物等永續的環保觀念實踐,在設計手法上可採鋼構做為主要的結構系統、礦纖板(防火) ,並使用環保建材,例如:木絲水泥板環保回收材作為主要的內外牆,減少使用磁磚,在基地上的綠化,以原生植物、多樣化為原則,建築物的屋頂覆土植草,可以隔熱且能創造更多生態環境;搭配爬藤植物使壁面綠化,減緩建築物的吸熱指數。

2. 提供社交機會(Social)
在北歐的「公共住宅(co-housing)」,對單親家族、工作夥伴的住戶有很大的幫助,社區裡會有輪值的人員,擔任該週的安親大使,對於小朋友的教育環境有極大幫助,亦可拉近社區成員彼此的距離。Co-housing裡的人的常一同用餐、集合勞動,也常舉辦各種活動,擴展彼此的社交與凝聚守望相助之精神。在社區鄰里間的空地(後院),以開放式的空間、沒有圍牆,爭取空間最大值,形成一個遊戲區域、 有機的花園及社交活動空間。

3. 強調精神修養(Spiritual)
在co-housing的空間裡,會有一處是有機栽培區,主張自給自足的生活,強調一切自然、無毒的有機環境,認
為唯有精神上的生活提什才能締造更美好的生活品質。

四、結論:
 
「共同住宅」(collective housing)若以個人的自由生活為前提,把生活的一部分共同化,空間與設備共用,若有共同的食堂,下班後就能用餐,獨居老人不再孤獨,社區學童有輪值人員照料,有客人來也有專用客房可住,在應對高齡化社會、男女平等社會及環境指標社會時,「共同住宅」(collective housing)成為一種「參與」及「共生」的理想居住方式。Community =/= Utopia 不是烏托邦,共住、合吃、同工,這樣的社區,應可朝共享、和諧生活的理想、烏托邦的世界,但也許也因國情與民族性不同,理念相近的人有福禍共享的胸懷,但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的指標不同,且團體內勢必存在的主導與順從關係,每個人對社區的期待、付出不一,共識之中略有分歧,整體努力的效率就稍有折扣,也就難以達到完美共同社區的目的。

五、參考資料:

1. 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 楊裕富著 亞太圖書 1998.2
2.大破大立遠東九二一校園建築獎 范巽綠、黃茂德、劉育東 編 田園城市 2003.12
3.永績建築入門 劉安平 譯 田園城市 1998.3
4. http://rcsdl.ngo.org.tw/done/journal_8/j8-P10artic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