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5月 13, 2012

未得到、已失去:讀不懂是一種福緣


未得到、已失去:讀不懂是一種福緣

洛楓寫於 20125818:14 ·

如何讀懂一本書?如果它會帶來不幸,該不該讀得懂它?「幸與不幸」又該如何界定?是根據我們所得到的還是失去的?假如未得到、已失去呢?誰人能在得到或失去之前讓你知道前因後果?沒有擁有的「空」也許就是一種「豐盛」的載滿,而「擁塞」可能反過來寸步難移——這是「情愛」兩極合一的狀態,也是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戀人絮語》(A Lovers Discourse: Fragments)給我終極的體會。為了準備「給城市的情書:死亡與愛情書寫」的演講,重讀了這本斷章風格的「愛情寶典」,終於開始能夠進入當中的閱讀狀態了!說實話,巴特所有著作中,要算艱澀難明的並非《明室鏡言》(Camera Lucida)而是這本絮語,前者我發著高熱苦戰三天便完成了書評,後者卻一直讀得斷斷裂裂也斷斷續續,終至讓自己變成了碎片,零落滿地難以收拾!記得三年前曾在中大的研究生課程講授這本書,原初學生們都很雀躍興奮,「愛情」的議題哪個少男少女不趨之若鶩呢,但當他/她們翻開書頁後便叫苦連天了,有些根本連半頁都沒法唸下去,迷惘的懊惱比「失戀」更苦不堪言!我花了三小時的課堂講解了巴特的序言、部份篇章,以及全書的結構,結束時學生竟然要求我逐頁逐頁的解說下去,我回應說不可能,這本書猶如「愛情」的本相,必需自我直接的體驗才能得成正果,無論那是開花結果還是無花苦果,絕對不能假手於人!他們當然很失望啦,而往後的日子我再也沒有講授這本書了!
  
《戀人絮語》難讀的原因有三:一是修辭的迂迴曲折,作者從來不會明述,所有理念不是借用典故便是以比喻、借喻、轉喻來暗示或比擬,讀者必需具有很強的文字拆解能力才能夠繞過這些幽微的曲徑直入語意的核心,到底也是「愛情」難於言說,必需層層包裹才讓赤裸的自我不至暴露人前,而這些「面譜」(mask)猶如衣服,既保護也修飾!其次是「文本互涉」(intertextuality)層層遞進造成的壓力,作者涉入古往今來的哲學、文學、美學和歷史等不同光譜的知識,前引後伸左右逢源,讀者必需擁有相同的知識基礎,才能通過這些文本中的文本理解原意及其被轉化的新意;譬如說,沒有讀過歌德(Goethe)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便無法明白巴特所論述的「思念的磨難」;沒有看過柏拉圖(Plato)的《會飲篇》(Symposium),也無從知曉巴特暢言「男女、男男或女女追求愛伴永恆失落的定律」。第三是「同理心」的修養,要能讓自己介入、涉入、代入不同的愛情、生活、生命、人際,甚至社會和文化的境遇裏,才能深刻體會巴特由情入智的歷程,「愛情」在他睿智的筆下並非單純是自我和他者的相處關係,而是牽連整個生命、個性的存在狀態及其永恆掙扎、浮沉的面向,因此,不夠敏感、細膩者免入,太過粗枝大葉或自我感覺良好者也免入,缺乏哲學思辨、未能將日常世俗生活提煉為一種思維層次者更免入……如此這般,的確是拒人於千里之外啊!能夠克服這三度難關說易不易、說難也非難,經歷時間、生活與知識的鍛煉,第一、二項不難闖過,唯獨是第三項的條件卻可遇不可求,到底還是關乎天性、個性,沒有同理心、敏感度、移換自我的能力,實在無法通過學術訓練達到,可是,擁有「同理心」的人與生俱來是玻璃心肝水晶腸兒,敏於別人所未見、感於他者所未感,便容易刮花、磨損,甚至碎裂,生活和精神一輩子跌宕起伏如驚風驟雨,也終究並非好事,所以呢,假如真的讀不懂《戀人絮語》,或許也是一種福緣啊!

8.5.2012

洛楓


沒有留言: